(二)中期目标(2011-2012年)
深入挖掘农村信息市场的需求潜力,细分市场,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培育专业化的信息服务企业,开发各具特色的农村信息产品,建成结构优良、竞争充分、模式先进、运作规范、服务配套、监管到位的现代化农村通信与信息服务市场。全面完善农村通信基础设施,高度整合涉农信息资源,优化农村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深化农村通信与信息服务的试点示范,探讨解决深层次的市场建设与政策支撑问题。到2012年,全面完成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全面建成以三大通信运营企业为支撑、众多专业化的信息服务企业为主体的农村通信与信息服务市场,形成全面配套的促进农村通信与信息服务的政策体系,农村信息服务水平基本达到与城市同步的水平。行政村通宽带率100%;涉农信息服务语音通话时长2亿分钟,涉农信息日均发送短信2000万条,实现涉农信息收入4000万元;村级信息服务站点覆盖率50%,乡镇信息服务站覆盖率95%。通信质量和服务质量较企业服务承诺标准有明显的提高。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1.继续深化“村村通电话”工程
进一步推进农村地区电信网建设工程,提高农村电话普及率,推动村村通电话工程向自然村延伸。2009年我市通电话自然村比重达100%。增加农村用户数量,鼓励基础电信企业积极开展“农村大放号”活动,采取灵活的资费政策和有效的推广措施,激励村民装电话、用电话。企业要积极克服农村地区通信建设资金缺,人员少,电力、交通等条件差的困难,强化管理,采取切实措施保证农村通信设施的正常运营。严防村村通电话工程倒退,不得以任何方式拆除、关闭已建成的农村通信设施。
2.加快农村地区互联网接入工程
在村村通电话工程的基础上,推进农村互联网建设。坚持“光进铜退”等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农村宽带基础设施建设,保证政府、企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组织等的宽带接入能力,在西部率先实现行政村“村村通宽带”。对于尚未开通宽带的乡镇和村,重点解决网络接入问题;对于已开通宽带的乡镇和村,重点解决使用和用户的发展问题,积极推广互联网应用。实施“村村通宽带”工程,到2012年,实现行政村通宽带率100%,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宽带城。
3.加快农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
依托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积极建立乡镇及村级信息服务站点,到2010年,村级信息服务站点覆盖率30%,乡镇信息服务站覆盖率60%。到2012年,村级信息服务站点覆盖率50%,乡镇信息服务站覆盖率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