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平凉市委、平凉市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


  2、切实加大市县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按照中央“三个大幅度增加”的要求,把“三农”作为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投入重点,市县财政要较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业农村的比重,新增国债使用向“三农”倾斜。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入、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土地出让收入重点支持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公益性项目建设的投入,2009年起安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生态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大中型灌区改造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城市维护建设税新增部分主要用于乡村建设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有条件的县(区)可设立政策性农业投资公司和农业产业发展基金。

  3、进一步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通过财政贴息等方式吸引银行向农民发放小额贷款。支持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在县(区)和有条件的乡镇增设分支机构。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要创造条件改组为农村合作银行。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支持各类资本新设村镇银行、贷款投资管理公司和资金互助社,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贷款发放。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积极争取开展政策性农村保险试点,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增加农业保险险种。

  二、突出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在发展现代农业上集中突破

  4、调整优化特色产业区域布局。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科学确定发展重点,以加快建设全国优质果品出口创汇基地、全省绿色畜牧基地为目标,按照牛果两大产业适宜区域全覆盖的要求,市县(区)年内全面完成产业布局规划修订、编制工作,进一步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整合项目资金,实施集中突破,逐步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片和产业带。

  5、强力推进牛果产业扩量提质。在牛产业发展上,以发展规模化养殖小区和标准化肉牛养殖场为重点,继续大力实施“万千百十”养牛工程,全市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18处、百头以上规模养殖场(社)40个,带动全市肉牛饲养量突破百万头,出栏量达到35万头。扶持平凉红牛繁育基地建设,推行能繁母牛补贴,鼓励扩大能繁母牛群。推广科学饲养方式,在万头养牛乡、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扶持发展一批秸秆饲料加工青贮网点;在其他乡镇,依托农机大户,组建青贮饲料专业技术服务队,面向千家万户开展青贮饲料加工服务;在牛饲养量较小、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的地方,扶持发展秸秆加工青贮公司,有效利用玉米秸杆资源,力争使农作物秸秆饲用率达到70%以上。在果产业发展上,推进整区域、集中连片果园建设,新植果树经济林20万亩。加强果园管理,大力实施“优果工程”,扩大丰产园、优质园比重。利用果产业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支持标准化生产基地和苗木基地建设。巩固提高各类认证基地,新增丰产园、万元园10万亩。果品产量达到68万吨,优果率提高到60%以上。以河谷川区和城镇郊区为重点,以高原夏菜为主导、反季节设施精细蔬菜为补充,发展蔬菜产业,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3万亩。同时,发挥区域性气候、光热等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的发展马铃薯、中药材、小杂粮、生猪养殖等区域性特色产业。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