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增强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继续推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提高县乡财政保障能力。锁定乡村债务,坚决禁止举债建设、发生新债,并妥善处置现有债务,积极化解公益性债务,重点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进一步完善水管体制改革,探索非经营性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办法,全面落实“两金”,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保护。
22、加快农村市场建设。强化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建设陇东活畜、肉品、果品、蔬菜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加快“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恢复和新建乡镇基层供销社20户,建办村级综合服务站25个。全面落实“家电下乡”政策。搞好农产品销售服务,加强与经销商、终端市场的对接,充分利用省内外各种贸易节会开展农产品推介活动,建设肉牛、果品等优势、大宗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不断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
六、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村和谐进步
23、重视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和校舍维修经费补助标准,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和薄弱学校改造力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和选派城市教师下乡支教工作,着力解决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民族地区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规范“四个全覆盖”运行机制,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实施好个乡镇卫生院和20个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项目,健全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训和城市医师支援农村制度,妥善解决乡村医生补贴。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新建2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00个标准化农家书屋。实施农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集市、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养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坚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投资农村文化事业,引导城市文化机构到农村拓展服务。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加强计生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进一步加大利益导向力度,继续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特殊家庭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帮助农村计生家庭优先解决生产致富、子女教育、养老保障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