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进一步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遵循如下原则: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农民利益出发,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创新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现有生态建设成果,确保林下经济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始终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发展适合区县功能定位的林下经济产业;始终坚持遵循市场规律,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林下经济类型,不断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

  三、林下经济产业布局与主要模式

  根据北京地域资源状况和区县功能定位的特点,林下经济产业总体布局分为三个产业群。

  一是在近郊区发展都市型休闲观光林下经济产业群。重点在朝阳区、丰台区、海淀区、顺义区和昌平区平原乡镇,依托距离城市近、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发展参与式体验园、旅游休闲观光园、精品展示园,建立产品交易市场和配送服务中心,直接为城市居民消费服务。

  二是在远郊平原区发展产业循环型集约化生产示范产业群。重点在通州区、大兴区和山区县的平原地区,依托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林下和林缘沙地饲料桑、果桑、食用菌标准化生产、香草、绿色养殖示范园和设施产业,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

  三是在生态涵养发展区发展仿野生、近自然生产示范产业群。重点在门头沟区、房山区、怀柔区、平谷区、延庆县、密云县等地发展高效功能性玫瑰、文冠果、油葵等产业。依托山场资源优势和退耕还林工程,发展仿野生食用菌和药材,进行有机、近自然绿色种植、养殖。

  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灵活多样。目前,适合我市发展的林下经济模式主要有林菌模式、林禽模式、林药模式、林花模式、林草模式、林桑模式、林粮模式、林蔬模式和林油模式等。

  四、发展林下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

  (一)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发展一村一品产业。

  按照构建城乡一体化经济体系要求,紧紧围绕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林下经济产业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根据近郊、平原、山区区位优势、区县功能定位和市场需求,结合走廊经济、流域经济、沟域经济、园区经济,确定区县优势林下经济产业,进一步优化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一村一品唯一性特色产业。

  (二)摸清底数,整合资源,延伸产业发展链条。

  摸清现有资源现状、产业类型和产量,积极整合,培育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旅游观光业。大力发展新型轻工产业,建立加工制造、产品销售展示园,鼓励观光采摘、体验式林下生态休闲旅游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单一的一产向二三产业发展,建立生产、加工、销售、旅游休闲观光的产业链。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