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净资产收益率”(序号3)为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值;“总资产报酬率”(序号4)为利润总额与利息支出之和,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资本保值增值率”(序号6)为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与年初所有者权益的比值。此外,非工业企业也可按本行业通行的主要指标抄报。
附件3:
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主报告撰写要求
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主报告是反映企业在管理方面创新实践的主要材料,必须认真总结提炼,并按照以下撰写要求加以组织。主报告撰写要求如下:
一、主报告应以第三人称或企业简称叙述。字数原则上限定在1万字以内,最多不要超过1.2万字。主报告中不能涵盖的内容,可以附件的形式补充说明。
二、主报告应围绕为什么要实施该项成果、成果内容、如何有效实施、取得了哪些变化和经济效益撰写。一是确定题目,鲜明地反映成果的核心内容及特色。二是在前言中简述企业基本情况。三是在背景中主要反映针对什么问题和内外部环境或条件的变化,促使企业必须进行管理创新,以及创新所要达到的目标。四是重点介绍成果的内涵和做法。其中内涵需要提炼、概括,各项做法应包括以下内容:做法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怎么做的(也就是具体措施,可适当举例)?五是成果实施后所产生的效果(企业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主报告格式:
1、企业基本情况;
2、管理创新成果产生(提出)背景;
3、创新成果的内涵(主要内容);
4、创新成果的实施(含问题与措施);
5、创新成果实施后产生的直接效果(含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要具有科学性、系统性,要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突出创新性和推广价值。
四、主报告在表述方式上应与一般工作总结、经验介绍有所区别,要突出创新性和可操作性,不要面面俱到。
1、成果表述应与一般的工作总结区别开。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来源于实践,要体现对管理创新内容的认知已经从感性提高到理性,反映出企业管理领域的一定规律,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但不要写成空泛的学术论文。
2、成果主题要集中,重点要突出,尽可能避免面面俱到。
3在成果的主要内容阐述和报告基本结构上,要突出创新性和可操作性,以区别于其他企业的同类成果。
4、主报告中应辅以必要的实例和数据、图表,语言文字要科学、严谨、精炼、朴素,对过于专业的技术或专门术语要做出解释。
5、成果名称应准确地表达出本企业管理创新的核心内容,不要出现本企业名称、创造人姓名以及成果内容的字母缩写等,也不要以“x x模式”、“x x法”等命名。
五、成果效益计算方法: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部分。企业经济效益是指实施该项成果后产生的效益并在扣除实施该项成果所投入的费用后而得出的效益。社会效益是指实施该项成果后产生的生态效益、就业机会、公益事业、提供示范等。成果效益必须是该项成果所创造的直接效益,不能把非成果作用而产生的效益计算在内,也不能重复计算。
六、关于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有关经济效益指标及创新成果效益计算的几点说明。
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经济效益测算表
1、成果效益额:参照附件4《申报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效益计算方法》,
2、“累计效益额”(序号2),指从成果实施第一年起到填报成果推荐报告书的前一年为止累计的效益;
3、“平均年度效益额”(序号3),指累计各年度的经济效益额除以累计年度数而得出的平均一个年度的成果效益;
4、“效益贡献率”(序号4),指成果年度效益额与企业同年度利润总额之比值,即成果效益额占企业利润之比重;
5、“投入产出率”(序号5),指成果投入的实施费用与成果产出效益额的比值,即每投入百元实施费用获取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