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思路
围绕粮、果、菜、畜等主导产业,以产业集中区域为重点,不断强化农业投入品管理,大力开展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切实加强农产品市场质量监管,积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全面提高运城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建设目标
到2012年,全市新增无公害基地认证面积300万亩,总认证面积达到600万亩,基本实现无公害化;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食品共计110个,使全市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食品达到300个,每县(市、区)最少达到20个;芦笋、板枣等特色农产品全部实现绿色或有机认证。同时建立完整的市场监管体系,在全省率先建成绿色农业生产基地。
二、实施步骤
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计划实施期为五年,突出主要产业、重点县的无公害和绿色有机认证,辐射带动全市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其中主要产业重点县分别是:闻喜、芮城、稷山为小麦生产重点县,永济、河津、芮城为芦笋出口基地县(市),芮城、临猗、万荣、平陆、盐湖为水果生产重点县(区),新绛、夏县为蔬菜生产重点县,芮城、稷山、临猗为红枣生产重点县,永济、芮城、稷山为畜产品生产重点县(市)。具体步骤为:
(一)2009年为示范带动年
1、无公害产地认证。建设30个高标准万亩规模的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50万亩,其中粮食20万亩,果品20万亩,蔬菜10万亩;全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总认证面积达到350万亩,小麦、水果、蔬菜、红枣、畜产品在重点县(市、区)无公害认证率达到60%。
2、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增加无公害认证农产品30个、认证总数120个;绿色有机食品认证25个,认证总数125个。
3、农产品市场监测率达到40%。
(二)2010年为重点突破年
1、无公害产地认证。建设30个高标准万亩规模的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120万亩,其中粮食50万亩,果品50万亩,蔬菜和其它作物20万亩;全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总认证面积达到470万亩,小麦、水果、蔬菜、红枣、畜产品在重点县(市、区)无公害基地认证率达到100%。
2、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增加无公害认证农产品30个、认证总数150个;绿色有机食品认证25个,认证总数150个。
3、农产品市场监测率达到60%。
(三)2011到2012年为全面推进年
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130万亩;全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总认证面积达到600万亩。农产品市场监测率达到100%。
三、主攻重点
(一)积极推广高效安全农业投入品
要加强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管理,规范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实施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和追溯管理制度,强化禁用、限用类农业投入品监管。积极推广高效安全替代品,保证农业投入品安全。
(二)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