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强对产地的空气、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积极与环保部门协调,严格禁止工业“三废”污染生态环境。对在农业区的污染企业,所在县(市、区)政府要责令其限期搬迁到工业园区,为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三)强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要以生产技术规程、农产品规格标准、农药和肥料的使用要求为重点,加快农业地方标准制修订步伐,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严格执行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标识规定,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要以质量安全为核心,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步伐,着力培育名牌农产品,积极向外推介我市维之王、山里红、农之龙、田康等认证名牌产品,不断提高优质农产品竞争力。
(五)切实抓好农产品市场监管
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逐步推进农产品质量追溯机制,维护认证权威。以首批20个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所有超市为重点,每月对取得质量认证的农产品进行一次例行检测检查,合格方可上市销售。在每县(市、区)试搞1个5000亩的试点,实行信息代码编制贴标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附件3
运城市规模健康养殖计划实施方案
当前我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4%,人均牧业纯收入达300元,已进入了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但也存在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不平衡、质量安全工作亟待加强、部分县市畜牧兽医体制改革滞后等突出问题。实施规模健康养殖计划,通过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和养殖企业,推广应用畜禽良种和优质饲草饲料,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和畜产品安全监管手段,能够有效转变当前我市畜牧业生产方式粗放、组织化程度低、资源环境代价高的发展方式,提高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畜牧业为总目标,以猪、鸡、牛、羊四大优势产业为主导,突出抓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切实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加快饲草饲料资源开发,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狠抓政策措施和改革的落实,确保畜牧业稳定发展、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二)基本原则。坚持重点发展,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加快优势畜产品基地县(市、区)建设,集中资金建设一批标准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化养殖场,夯实畜牧业的发展基础;坚持协调推进,促进猪、鸡、牛、羊四大产业共同发展,大力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坚持科技进步,鼓励科技创新,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畜牧业竞争力;坚持环境保护,推行清洁生产,强化草地资源保护,发展生态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政府扶持,鼓励多元投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畜牧业生产,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总体目标。到2010年,全市畜牧业在农村经济结构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8%以上;畜产品转化增值能力显著增强,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40%以上;畜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份额进一步加大,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 500元以上;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转变,规模化饲养畜禽数量占到总饲养量的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