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大力推进标准化养殖小区和养殖场建设,加快小区畜禽圈舍的建设和改造,完善青贮窖、饲草加工设备、挤奶站、防疫室等生产设施,推广应用良种畜禽,建立饲草料生产基地,形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高效安全的现代化畜牧业养殖主体。积极发展规模养殖大户,鼓励利用天然草地、林地、果园、荒山荒沟、小流域等发展家庭规模养殖,指导养殖户改善饲草条件、实施划区轮牧、扩张养殖规模,切实提高养殖水平。在不适宜发展规模养殖小区的地方,充分利用土地、饲草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积极发展以户为单位的适度规模养殖,努力形成一批养殖专业村、专业乡和专业区域。
(五)加快饲草饲料开发。采取人工种草、飞播牧草、草地改良等综合措施,加快“三化”草地治理,加大推进耕地种草力度。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氨化技术,配备饲草加工机械,做好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进一步做好草地承包经营、划区轮牧、完善草地动态监测、病虫鼠害防治、草地防火等管理措施,做到草地建设、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大力推广应用配合饲料。
(六)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坚持扶强扶优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扶持一批肉类、奶类、禽蛋类畜牧加工企业,加大改扩建力度,增强企业带动能力。建立和完善畜产品产地市场、城乡集贸市场、连锁超市等零售市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现代物流方式,积极培育各类代理商、批发商,建立发达的畜产品物流体系。鼓励养殖大户、营销组织、行业协会、经纪人和养殖户联合,建立畜牧生产合作社,促进畜牧业生产有千家万户分散经营向合作经营转变。鼓励大型龙头企业、营销组织与农民签订生产销售合同,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完善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带动农民致富的能力。
附件4
运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计划
实 施 方 案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组织基础。截止2008年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发展到1462个,其中种植业777个、养殖业566个,其他119个。入社社员达6万户,带动农户23.46万户。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综合实力不强,个体规模小、质量不高,经营管理水平低,内部运作机制还不规范。另一方面外部发展环境不优,一些干部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不能正确把握“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政策环境还不够宽松,财政、税收、信贷、用地、用电等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计划,就是要规范农民专业合作化组织,提升我市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目标任务
到2012年全市建立3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0%的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30%的农产品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销售,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