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对涵江区人民政府2007年度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复查情况的通报
(莆政综[2008]177号)
涵江区人民政府: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全面开展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006]15号),及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对县(区)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的通知》(莆政办[2005]78号)精神,在你区自评的基础上,莆田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于2008年9月24-26日对你区2007年度教育工作进行了督导复查。现将复查主要情况通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督查期间,评估小组认真审阅涵江区政府关于2007年教育工作的自评报告,查阅相关资料,深入7个乡镇及有关学校实地查看,多方收集信息,在广为调研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交流与归集,对照评估标准和计分方法,就领导职责、教育经费投入与管理、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管理、教育改革与发展等方面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经评定为一类县区优秀等级。主要工作成效有:
(一)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落实。涵江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充分认识到教育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以创建教育强区为目标,制定了全区“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作出了《加快涵江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决定》、《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的意见》,提出实现“学前教育普及化、义务教育均衡化、普高教育优质化、职业教育规模化、办学条件规范化、教育管理科学化”六大任务,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建立区领导挂钩联系学校制度,制定区直各部门教育工作职责和乡镇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考评方案,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涵江区山区点多面广,城乡教育差距较大,区委、区政府立足区情,重视学校基础建设,制定较为完善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2007年,区财政对教育投入实现“三个增长”,较好地发挥了县级财政对教育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各项教育经费基本上做到依法投入,依规管理,专款专用。确保了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国家和省出台的工资政策得到较好落实。
(三)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多方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实施农村中小学二期危改工程,全区累计消除危房面积14106平方米,新建校舍面积31564平方米。积极稳妥地进行中小学布局调整,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两年来撤并农村初中学校4所,小学54所。把农村寄宿制学校规范建设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投资1700多万元,新建17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食堂,促进了农村中小学办学效益的提高。在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实施宽带网络校校通工程,实现了全区所有中小学宽带接入。新建了区教师进修学校,建成了集培训、教研、教学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的教师培训基地。建立区教育资源管理中心,统筹全区现代教育技术规划、管理和推广应用,实现了教育优质资源共享,使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重视中职教育,动工新建职业学校实训楼,实现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达标,努力提高中职教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