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突破“两非”案件的隐蔽性。
(1)发动群众举报,及时发现案件线索。市、县(市、区)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或开通网上举报等途径,保证举报渠道的畅通,同时要积极发动群众,举报非法诊疗场所开展“两非”行为,发现违法行为线索,及时依法查处。
(2)积极组织暗访工作。针对“两非”案件隐蔽性强、取证困难、查处难度大的特点,市、县(市、区)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群众反应强烈的屡打屡冒或采用各种手段规避执法等的非法行医、非法接生案件线索,采取组织暗访等灵活有效的手段,及时发现线索予以查处。
3.加强多部门协作配合,有效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巩固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工作中建立的部门联系和工作机制,积极与有关部门配合,各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法定职能作用,相互支持,齐抓共管,形成横向联合的工作机制,有效打击非法行医、非法接生和“两非”行为。
卫生部门要积极联合工商部门,根据《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查处无证无照经营工作机制的通知 》和福建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无证无照生产经营的查处和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共同依法查处非法无照经营行为;加强与公安部门的配合,依法查处阻碍执法活动的行为,保障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卫生、人口计生部门和公安机关要加强案件线索的相互通报,进一步加大前期查处的配合力度,做好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工作,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非法接生和“两非”的违法犯罪行为。
五、工作步骤
专项治理工作自2009年1月开始至2009年12月结束。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9年1月)
为切实做好打击“两非”的专项治理工作,市卫生局牵头会同人口和计划生育、药品监督、公安等部门制定并下发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并成立专项治理工作小组,明确责任和要求,确保专项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自查自纠阶段(2009年2月至2009年6月)
市级及各县(市、区)要根据方案要求进行自查自纠。卫生行政部门重点检查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个体诊所、门诊部自2007年1月1日以来的超声诊断仪检查、染色体检测,终止妊娠登记簿、相关病历档案及药物管理等情况;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重点检查2007年1月1日以来领取《生育服务证》后未生育、孕情消失情况以及终止妊娠的妇女情况等;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重点检查药品零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是否销售终止妊娠药品,有权销售机构终止妊娠药品进、销、存的登记情况等,边自查边整改。在各县(市、区)自查自纠基础上,市卫生局、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市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将组织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