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提高交通事故接处警的快速反应能力,完善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机制,减少因道路事故造成的通行阻碍;
3、加强客运公司、公交公司、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等重点运输单位交通安全教育,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
(五)大力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结构
1、进一步加强公交网络、公交站场、换乘枢纽建设,优化调整城市公交线网布局,合理设置公交停靠站,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资源利用效率,逐步淘汰摩托车、人力三轮车;
2、重视公交专用道设立,加强交叉路口公交优先车道及优先信号的研究,切实提高公交运行速度,提高公交车对市民的吸引力;
3、增加投入,今明两年增购公交车27台,新增线路四条。
(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交通管理信息化进程。
1、完善交通指挥中心对城市道路交通的综合指挥、快速反应、调度和实时控制作用。加强城市交通诱导系统建设,推动城市综合交通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明年,将投资130万元加强市区交通指挥控制中心硬件建设,并投资20万元在市区胜利路与大学路附近及胜利路与延安北路叉口处设置两处交通诱导屏,实时对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流量进行播放,加强引导。
2、进一步扩大交通监控、信息采集设施的覆盖面。采集中心区主干路流量、车速、交通拥堵等业务数据,加强数据关联分析,增强交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交通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明年,预计投入760万元用于中心城区28个路口的交通监控、6个路口的“电子警察”及6个高清电子卡口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交通监控、信息采集的覆盖面。
(七)公安交警应加大路面查控力度,强化交通秩序管理。
1、进一步转变交通管理理念,改革勤务管理模式,延伸管控范围,提高管理效能;
2、突出对公交车、出租车、摩托车、助力车、无牌无证人力三轮车等重点车辆的管理;
3、加强交通违法的分析和研究,结合各阶段的工作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重点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严厉查处超速、闯红灯、酒后驾车、无证驾驶等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的交通违法行为。
(八)加强交通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文明程度。
1、抓住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及创建“文明城市”的契机,进一步开展以“三规范”(规范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的走、行、停行为)为重点的“和谐交通,文明出行”活动,加强文明交通宣传教育,通过漳州电视台“市民与交通”栏目,重点曝光非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使广大交通参与者逐步养成良好的走路、行车和停车习惯,提高市民文明交通的素质;
2、在市区主干道建立“三规范”示范路,公安交警要加强对示范点的定点执勤和巡逻管控,对机动车、行人和非机动车见违必纠,形成严管态势,确实起到示范路的作用。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