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意见


  3.完善农业补贴办法。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惠农财政补贴“一册明、一折统”发放管理办法,提高资金发放效率,进一步扩大农民群众对财政补贴政策的知情权,防止资金截留挪用、虚报冒领等问题发生。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和程序,切实加大对各项补贴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和跟踪审计,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4.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坚持把“三农”作为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投入重点。较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业农村的比重,新增国债使用向“三农”倾斜。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土地出让收入重点支持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2009年起安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生态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城市维护建设税新增部分主要用于乡村建设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

  5.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鼓励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中小型银行。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积极扩大农村消费信贷市场。依法开展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大型农业生产设备、林权、四荒地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和应收账款、仓单、可转让股权等权利质押贷款。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大试点范围,增加险种。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和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业务。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农村金融环境。

  二、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着力提高特色优势产业的层次和水平

  6.积极实施旱作农业新增5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把粮食增产的基点放在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上,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增加。重点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脱毒马铃薯等特色粮食生产,加快形成具有甘肃特色的粮食产业体系,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实施旱作农业新增5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2009年在旱作农业区41个县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500万亩。

  7.加快实施特色优势产业区域布局规划。重点支持培育马铃薯、果蔬、中药材、现代制种、酿酒原料、油橄榄等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逐步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片和产业带。中东部干旱地区和祁连山冷凉灌区,着力发展马铃薯产业;沿黄灌区、内陆河及泾渭洮流域、徽成盆地,着力发展反季节蔬菜、高原夏菜和加工出口蔬菜;平凉、庆阳、天水和陇南等地加快发展苹果产业带和经济林建设;定西、陇南等地加快中药材和花卉基地建设;河西等地着力做大做强现代制种和酿酒原料等产业。各级财政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和专业乡镇,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