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加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15.重点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争取开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试点工作。继续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保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不断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创新办学模式和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生机和活力。采取积极措施,不断巩固扩大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中等职业学校合作办学、联合招生工作成果。
16.全面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积极争取国家职业教育建设项目,加快县级职教中心、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深化本科高校学科专业改革,加大高校对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力度。通过“基地培训+企业顶岗实习操作”等模式,培训职业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充分利用国内外师资培训项目,大力开展教师培训,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适应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7.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加强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进一步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认真总结和大力推广先进经验。积极推行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健全弹性学习制度和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探索建立学生实习保险制度。
18.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以县级职教中心为核心,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农村学校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建设覆盖县、乡、村的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网络。组织实施新型农民培养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养培训工程。加强“三教统筹”,推进农科教结合。
19.积极做好职业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按照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总体原则,理顺体制,盘活存量,优化资源,形成集约化发展态势。科学规划,统筹管理,调整优化职业学校布局结构,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
四、着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服务能力
20.深入实施高等学校质量工程。认真做好2009年高等学校招生计划争取和管理工作,稳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重点发展领域专业建设,加大紧缺人才培养力度。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深入推进本科院校专业评估和高职高专院校评估工作。继续开展精品课程、教学名师、国家级特色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推行高职院校和独立学院学分制、选课制、弹性学制、主辅修制等教育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