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特殊时期交通安全。“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各单位认真排查地震造成的损害,严防灾后次生事故的发生,抢修道路,运送物资,为抢险救灾工作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陇南、天水、甘南、临夏等四市州按照交通厅的安排部署,成立了抗震救灾队伍和应急队伍,内保陇南,外援四川,保证了抗震救灾物资、车辆、救援队伍的安全通过,完成了赴川抗震救灾任务,树立了甘肃交通队伍的良好形象。在奥运会期间,各单位认真部署,积极做好防恐和安保工作,全力保障奥运火炬的顺利传递和奥运会期间的安全稳定。
(四)加大安全投入,确保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到位。各部门、各单位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安全投入,购置安全防护设施,建立安全监控系统,确保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有效开展。公路方面,修危桥、改路段、树警示牌,储备防滑沙,保养机械。道路运输方面,在各客运站配备安监设备,为危货运输车辆和大型客运车辆配备GPS,实施动态监控,建立全省客运信息平台。水运方面,维修码头,对老旧船舶进行标准化改造,加强水上动态监控,成立水上应急救援队伍。公路工程建设方面,严格按照工程施工不低于投标价1%的标准,对新开工项目足额提取安全生产投入资金,建立台帐,由安全监管部门监督落实。甘肃路桥投资公司在隧道施工中,安装配置了远程监控系统和数字芯片安全帽,可以随时监控隧道内的施工情况,确定每个施工人员所在的位置。通过加大安全投入,各单位的安全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为确保生产安全提供了设备、技术等方面的保障和支持。
(五)加强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和宣传培训工作。各部门、各单位制定和完善了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法,开展安全培训学习,提高了广大职工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制度建设方面,各部门、各单位结合近年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实际,及时修订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制定完善安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模拟客货运输事故、水上救助、道路建设和养护突发事件的应急救助演练。宣传教育方面,各单位在春运、“五一”、“十一”、安全生产月期间,采取各种形式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广泛宣传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各单位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组织举办各种安全生产培训班,加大培训力度,极大地提高了安全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
(六)积极安排部署春运安全生产工作。全省交通行业各部门、各单位按照省厅的总体要求,积极部署春运工作,各市州成立春运工作领导机构,各级运管部门协调运力,狠抓源头管理,检查车辆技术状况、从业人员资格情况,督促运输企业加强司乘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为春运工作的顺利开展做了充分的准备。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