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关于做好保护性耕作抗旱技术指导与效果跟踪监测工作的通知
(甘农机科发〔2009〕9号)
镇原、宁县、西峰、正宁、庆城、泾川、灵台、榆中、凉州、永昌、民乐、玉门、古浪、山丹等县(市、区)农机局(站、中心):
去年入冬以来,我省各地气温普遍偏高,降水持续偏少,全省旱情不断加重。为做好2009年全省保护性耕作项目的实施工作,充分发挥保护性耕作的蓄水保墒抗旱作用,根据《农机化司关于做好保护性耕作抗旱技术指导与效果跟踪监测工作的通知》(农机科 〔2009〕6号)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真做好2009年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面对当前旱情发展的严重威胁,各地要按照项目要求,认真做好保护性耕作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要结合抗旱和春耕备耕工作,及时组织专家及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保护性耕作抗旱技术指导,排查问题,完善技术模式,规范操作规程,严格作业质量,确保保护性耕作蓄水保墒与抗旱增产作用的发挥。
二、全面开展抗旱监测分析和全程跟踪对比监测。所有2008年在建的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县要迅速组织土肥、栽培、植保、农机等相关专家,深入保护性耕作试验田及实施地块,开展抗旱监测分析。对土壤水份(墒情)、苗情、根系等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对测量数据和苗情进行文字和影像记录整理,科学客观分析评价保护性耕作保墒抗旱作用机理和效果,为完善技术内容,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提供技术依据。庆阳、平凉市农机推广站(研究所)要与宁县、镇原、西峰、泾川等项目县配合,以保护性耕作项目监测点和对比试验田为基础,同时扩大到大田地块,组织技术力量对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地块进行全程跟踪监测对比研究,及时监测分析不同时期土壤水份含量、作物返青生长状况、病虫草发生趋势、作物产量等参数,形成全程跟踪对比监测研究报告。同时,要根据跟踪监测结果,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病虫草等不利因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三、加强对保护性耕作抗旱效果的宣传。各地要充分利用好监测分析数据,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各类媒体,广泛开展抗旱效果宣传。要充分利用现场会、农民田间学校等形式,通过实地效果对比,对广大农民开展宣传和培训,让农民认识和了解保护性耕作蓄水保墒的抗旱效果,引导农民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开展抗旱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