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围绕创新型园区、科技创新专业示范镇、特色产业基地、现代农业科技园等建设,以设计、分析检测、试验验证、共性加工、制样、信息服务等为特色服务业务,新建40个左右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
2、围绕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服务业集聚区等建设,以咨询服务、信息服务、创业服务、投融资服务等为特色业务,新建科技服务平台、苏中市县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等,共35个左右。
3、围绕“科技惠民工程”中的生命健康、公共安全、农林生态、科技管理服务等领域,以公益性科研院所特色业务能力建设为重点,立项支持12个左右公益性服务项目。
4、围绕全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对近两年立项建设的省级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在中期检查的基础上,遴选部分建设进展和运行绩效良好、地方支持力度大、对产业创新支撑作用强的平台给予滚动支持。
5、对运行绩效良好、面向企业和社会开放服务成效显著的公益性服务平台择优给予运行经费补贴。
申报条件:
1、新建的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和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申报单位应拥有较高水平的技术服务专业队伍,其中高级职称或研究生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0人;新增投资(不含转移资产)不低于500万元,主管部门匹配经费应不低于省拨经费的50%。项目建成后固定设施场所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
2、公益性服务项目主要依托省属公益类科研机构等单位申报,主管部门需按1:1比例给予经费配套。
3、滚动支持项目和运行补贴项目,根据中期检查或评估结果组织项目,不需要专门申报。
(四)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主要围绕“高端跨越工程”、“企业创新引导工程”的实施,开展产业前沿技术突破,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在新能源与节能(工业节能、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新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等)、现代装备与制造(极端制造、高技术输变电、智能农业装备等)、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环境生物技术、资源循环利用等)、生物技术(生物药物、食品生物制造等)、电子信息(网络媒体技术等)领域,以产学研共建方式新建10个左右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引导高校院所创新资源对社会开放和企业介入早期研究。主要包括:
1、高校、科研院所联合行业骨干企业在各类科技园区共建的重点实验室。
2、行业骨干企业联合高校在校园内组建的重点实验室。
3、行业骨干企业收购国外研发机构、专利技术,引进一流创新团队组建的重点实验室。
对已建成通过验收,符合《江苏省高科技产业发展(841攀登计划)技术纲要》方向的省级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和纳入地方管理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根据评估结果和对社会与企业开放服务的业绩与实际贡献,择优给予运行经费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