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施丘陵山区水源建设工程,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依据《南京市丘陵山区水资源工程规划》,加快丘陵山区蓄水工程建设,提高丘陵山区水资源保障和供给能力,改善丘陵山区生产、生活、生态用水条件。2009年度继续按照整村推进的方式,新、扩建塘坝500座,增加有效蓄水,再改善100个丘陵山区村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用水条件。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按照蓄、引、提、调相结合的原则,以小灌区、小流域、村为治理单元,采取塘坝建设、泵站改造、翻水线路建设等综合治理措施,提高山丘区水源保障能力。
(三)实施农村灌排设施改造工程,提升农业水利化水平。着力通过重点泵站改造、水利帮促、为民办实事村级小泵站改造等项目渠道,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补助资金项目,以圩区、灌区、村等为治理单元,加快农村灌排泵站改造步伐,努力做到有涝能排、遇旱能灌,最大程度地发挥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益。2009年度计划改造泵站61座。
(四)实施大中型灌区改造及节水灌溉工程,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着力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开展以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为主要内容的灌区改造,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结合灌区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治理等项目,建设防渗渠道,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努力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致力于打造节水型农业,促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2009年,积极向上争取立项改造大中型灌区,实施六合区、溧水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和高淳县淳东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工程,推进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型农业。
(五)实施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工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三年治水的目标任务,继续以小流域为单元,加大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力度,着力打造生态小流域,从源头上控制水土流失,促进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开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工作,切实保护好水土资源环境。2009年度全市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平方公里。
(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改善农村居民饮水条件。农村饮水安全是农村居民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已列为省、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主要内容之一,今年又被列为省委、省政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十件实事之一。按照市政府明确的职能分工,2009年,水利将继续配合发改部门,加快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解决步伐。按照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坚持与区域供水规划、镇村布局规划相衔接,将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与整体改善农村饮水条件统筹安排,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2009年计划再解决117650人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六合区29797人、溧水县60000人、高淳县27853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