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充分发挥我市军工企业聚集、研发能力强、技术装备先进的优势,抢抓驻樊军工企业主管集团公司加速资本重组、资源整合、产业扩张的重大机遇,抓紧研究编制襄樊军民结合产业化基地建设总体规划,积极向国家和省申报立项,争取国家把襄樊列入军民结合产业化基地建设总体框架,推进一批军民结合产业大项目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把襄樊打造成为千亿级产值、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军民结合产业化基地。(1)以航宇公司为依托,建设多品种、宽系列、高智能,配套链条长的座椅产业基地,突破性发展低空飞行器产业。(2)以新东方公司为依托,规划建设泵阀工业园,充分发挥其核心技术优势,推动泵阀产业集群发展。(3)全力推进与兵装集团的战略合作项目,加快华中药业公司与湖北制药厂重组,争取在汽车、电子等领域寻求新的合作。(4)以航天42所为依托,扩张汽车安全气囊发生器及平面保护膜等精细化产品规模,尽快形成独具竞争力的产业优势。(5)以江山重工为依托,打造江山工业园,推动专用汽车、液压系统、数控加工中心等项目建设。(6)以际华3542纺织公司和新四五印染公司为依托,大力发展中高档纺织品产业。(7)以卫东公司为依托,推进重组扩张,大力发展民爆产业。(8)以3611机械有限公司为依托,兴建新型重工湖北3611机械有限公司科技工业园,形成以加钒高强低合金钢、特种车辆装备、储能动力汽车及零部件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九、大力推进磷化工产业做大做强。抓紧编制磷化工产业发展规划,重点研究磷化工产业深度开发问题,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推进与中化集团战略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继续促进兴发集团、新希望集团、龙蟒集团和天舜集团投资开发磷化工产业,加快泽东化工公司整体搬迁新建30万吨磷铵项目。加快推进余家湖磷化工业园建设,把襄樊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磷化工基地,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把磷化工产业打造成百亿级产业。
十、深入推进企业成长工程。选择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在财政、税收、信贷以及其它要素配置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引导和支持其调整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发挥优势,实施重组兼并,迅速扩张规模,进一步做大做强。积极引导改制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加快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公共基础平台建设,设立专项资金,实行优惠政策,采取政府扶持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辅助的融资模式,整合资源,创办工业设计中心、印刷包装中心、模具中心、锻造中心、精密加工中心。力争全市全年新增工业企业800户,总量达到6000户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户,总量达到1200户以上;新增产销过亿元的企业15户,总量达到150户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