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加快民生工程建设。(1)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通过收购、改建、新建等方式,力争全年筹集廉租房源10万平方米、2000套,落实城镇困难家庭房租补贴2000万元。继续加快农村危房改造,资助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1000户。(2)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确保全年解决4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新建户用沼气4万户;继续推进“村村通”公路建设,全面完成通达行政村水泥(油)路建设任务。(3)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善现有农家店。继续抓好“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再选择200个村作为村庄整治试点。(4)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重点加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改造,加强薄弱中小学校建设,加快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5)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等各项政策。高度重视城镇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建立城乡失业居民预警和保障机制,妥善安排好下岗失业人员生活。
二十四、全力帮扶企业应对暂时困难。建立“四大家”领导成员和市直部门联系帮扶企业制度,建立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景气情况监测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帮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尽可能地调度财政资金,采取财政担保、贴息等方式,帮助重点企业缓解流动资金不足的压力,减轻企业融资成本。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缓解企业融资困难。严格控制到企业的各类检查、评比、达标等活动,减轻企业负担。落实外贸出口奖励政策,采取补贴参加国内外会展、政府采购等办法,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通过技改贴息办法,支持重点企业技术改造,降低投资成本。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技术创新等服务。
二十五、建立和完善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市委、市政府决定,把2009年作为“项目促进年”。全市上下要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推进项目建设、加快经济发展上来,把精力和力量高度凝聚到推进项目建设、加快经济发展上来,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1)市委、市政府成立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工作专班,加大项目争取工作力度,筛选一批投资大、影响大的优势项目,加快推进。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都要有规划和争取项目的工作专班,力争都有项目进入国家投资计划笼子。(2)建立重大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重点项目推进工作的调度,逐项排出时间表,加强督办和协调,确保项目工作按照时间表要求向前推进。(3)建立市“四大家”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工作制度,对已规划确定的重点项目进行分解,实行“一个领导、一个专班、紧盯不放、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把项目工作落实到领导、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头。(4)建立项目策划推进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市县两级财政设立项目工作专项经费,为项目前期准备和申报立项提供足够的经费保障。(5)建立项目推进工作考核奖励机制,对项目推进工作成效显著的责任领导、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实行重奖。(6)紧紧围绕推进项目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深入实施第二阶段行政审批流程改革,启动第三阶段行政审批流程改革,所有行政审批项目、行政审批事项在原有时限上再压缩30%以上,清理各类影响项目推进的政策规定,加强机关效能建设。(7)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扎实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为推进项目建设、加快经济发展营造稳定、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要紧紧围绕“项目促进年”搞好重点宣传,为推进项目建设、加快经济发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奋力争先、奋发有为,转变作风、狠抓落实,为推进项目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