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铜陵市委关于全市机关科级以下公务员交流轮岗工作的意见(试行)


  1、跨部门交流:原则上每2年1次,每次交流的科级公务员人数为100名左右。

  2、内部轮岗:各单位每年集中进行1次,每次交流公务员的比例为实有公务员数的15%左右。

  四、组织实施

  (一)跨部门交流

  1、预备人选的产生。通过个人报名、单位推荐、市交流轮岗办根据工作需要直接确定等方式,产生跨部门交流的预备人选。

  2、预备职位的确定。预备人选所对应的职位、单位空缺的职位、市交流轮岗办在编制和职数范围内统一调剂的职位,作为跨部门交流的预备职位。

  3、预备人选和职位的审核。市交流轮岗办对跨部门交流的预备人选和职位进行初审并提出意见,报市交流轮岗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后公布预备职位。

  4、人选和职位的确定。市交流轮岗办根据个人志愿、单位意向,按照匹配规则及匹配结果,审核把关、综合平衡,提出交流人选和职位的安排意见,报市交流轮岗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认。

  5、相关手续的办理。对已确定跨部门交流的公务员,由市组织、人力资源部门统一办理相关手续。

  (二)内部轮岗

  内部轮岗工作由各单位负责组织实施,轮岗工作情况报市交流轮岗办备案。

  市公安局因岗位性质特殊,不作为跨部门交流对象,在全系统开展内部轮岗工作。内部轮岗方案报市交流轮岗办审核后实施。

  五、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铜陵市公务员交流轮岗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市政协主席、市委副书记、市人大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市委组织部部长任副组长,其他市委常委任成员,实行市委常委归口管理、分工负责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市委组织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市纪委(监察局)、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负责人任成员。各单位相应成立组织机构,由一把手负总责。

  2、建立政策引导机制。今后,提任县处级领导干部,优先从交流轮岗的后备干部中产生;提任上一层次领导职务的,必须具有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是后备干部的,仍列为新单位的后备干部。加强对交流轮岗公务员的跟踪管理和服务,定期了解和分析他们的工作和思想情况,逐步健全交流轮岗的激励机制。

  3、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宣传部门应充分利用各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交流轮岗工作的重要意义、政策规定、方法步骤等,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形成一种强大的支持改革、推动交流的舆论氛围。各单位要加大思想发动力度,组织学习和宣传交流轮岗的意见、规定和各项政策,引导和支持广大公务员主动参与交流,自觉接受组织的挑选。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