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2009年度广东省科技计划的通知

  重点内容:新型现场总线控制系统,e网控制系统;基于工业控制计算机和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小型开放式控制系统及有关控制技术。
  优先主题16:检测仪器及科学分析仪器
  重点内容:新型智能传感器,网络传感器,适应新型现场总线通信的通用传感器,典型流程工业的在线分析仪器;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检测技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远程监控和故障预警系统,特种测控装备和测控技术,系统成套集成技术,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物流自动化设备如FRID技术、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货物自动跟踪系统;高端分析仪器,如基于质谱技术的分析仪器等。
  优先主题17:产品设计与制造数字化软件及集成化系统
  重点内容:制造业产品设计技术,如数字化设计技术(CAD/CAM/CAPP/CAE/PLM)、知识工程、建模与仿真、反求工程等;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技术;相应的共享数据库与知识库建设。
  优先主题18:制造业信息化和网络化制造共性管理技术
  重点内容:(1)针对客户个性特征的三级企业生产计划管理体系(MRPⅡ)、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准时生产(JIT)、同步生产等先进管理方法;基于多个制造项目并行的企业生产运作管理方法;具有行业特色的企业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ERP/CRM/SCM)先进管理理念与技术;利用信息技术的质量预测和质量控制方法与技术。(2)网络化制造与协同创新模式、关键技术、应用系统,以及典型应用示范,有效支持相关产业链条资源整合与优化。
  优先主题19:家电设计与绿色特性评估技术
  重点内容:(1)家用电器可拆卸性设计技术;回收设计技术;环境性能设计技术。(2)家用电器绿色制造评估技术,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的绿色制造决策目标体系,基于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技术的绿色产品评估指标体系、评估专家系统,综合考虑能量、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部流程分析和目标决策技术。
  优先主题20:石油化工制造关键技术
  重点内容:(1)绿色节能节水型炼油、乙烯工业系统优化设计、运行和控制技术;(2)石化工业原料路线优化和资源优化配置、循环利用技术;(3)石化工业中间体及下游终端产品的绿色制造新工艺路线、新催化剂,相应的新型反应和传递过程及设备技术;(4)从分子设计到过程集成的产品工程技术;(5)合成高分子产品的深加工和改性技术;(6)电子、日化、汽车等行业专用化学品制备技术。
  优先主题21:超高压输变电设备设计制造技术
  重点内容:750kV以上交流输变电设备和500kV以上直流输变电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交直流输变电系统关键设备可靠性,直流输电系统成套设计技术,特高压设备测试技术以及成套设计技术。
  优先主题22:高端家电
  重点内容:智能网络家电(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应用到传统家电);数字音视频终端,转换编码器,数字互动电视及可录式终端设备、DAB接收器等。
  三、新能源与节能
  发展思路:(1)发展能源高科技,突破关键技术,开发新型能源,减少对煤、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构建多元化能源结构,推动能源产业发展;(2)开展工业、建筑、交通和生活节能技术研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建设节能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持。
  优先主题23:风力发电技术
  重点内容:600兆瓦级以上大型风电设备制造技术;新型无刷双馈发电机组;变速恒频控制技术和风电质量管理系统;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优先主题24:太阳能利用技术
  重点内容:(1)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和组件技术,包括高纯硅原材料制备,太阳能多晶硅与单晶硅制备;先进、高效薄膜电池、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等先进太阳电池制备技术。(2)先进的光-热转换材料、集热器结构材料和部件,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和装备。(3)太阳能光伏并网和独立的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光热、光电)与建筑一体化技术。
  优先主题25:节能技术
  重点内容:
  1.工业节能技术。节能新工艺、新流程和新装备;优化集成能量系统,实现系统节能和降低工艺总用能;开发工业余能利用技术与装备;提高工业(锅炉)窑炉的一次能源转换和利用效率;推广综合利用效率达到70%~80%的工业园区热电冷联供技术与装备。
  2.建筑节能技术。建筑及建筑环境系统的能耗分析、节能设计标准和优化设计技术;高节能性建筑部件;建筑环境控制与热水供应的热泵系统。
  3.交通系统节能技术。研究机动车的轻量化、小型化、低能耗、低排放技术;开发新型洁净能源汽车,包括代用燃料(乙醇、天然气、生物柴油等)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各种燃料电池汽车等。实现交通运输系统集成优化:包括优化旅客和物流输运渠道的合理分配和衔接,降低单位交通运输能耗;优化交通模式与道路结构,制定科学的交通需求引导与管理规划和城市圈快速公交系统规划,降低全社会交通总能耗。
  4.水煤浆技术、天然气的开发与利用技术。
  优先主题26:分布式能源系统
  重点内容:电、热、冷负荷的优化匹配设计和电站管理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储热储能技术,多能互补系统,电网接入和质量监测等;海洋能利用技术;完善并合理推广分布式能源系统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保障电网安全。
  优先主题27:生物质能的转化和利用技术
  重点内容:(1)生物质与煤共燃、共气化发电技术。包括生物质与煤共燃、共气化发电设备燃料适用性、运行稳定性关键技术;生物质与煤的流化床共燃技术以及系统集成;不同燃料混燃和混合气化关键技术;污染物排放控制关键技术;大中型发电技术推广应用的配套技术及设备。(2)生物质热转化及制取合成燃料技术。包括生物质制燃料乙醇;生物质制沼气及沼气利用;生物质热解液化和超临界液化技术;生物柴油制取与改性技术;生物质制合成燃料关键技术;生物质燃料的低污染高效燃烧技术。(3)能源植物的筛选、品质改良技术。
  优先主题28:新型电池
  重点内容:燃料电池、高性能低成本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等及其规模化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
  四、生物、医药与健康
  发展思路:(1)生物技术要坚持适度超前发展,自主创新与对外合作相结合;(2)生物医药以新药研制为重点,从仿制为主转向重视自主创新,重视中医药研究,实现中医药现代化;(3)提高重大疾病防治水平,从重诊治到重预防,重视城乡社区卫生保健研究。
  优先主题29:生物技术药物及制备技术
  重点内容:(1)生物技术药物(包括疫苗)及制备技术,包括生物技术方法生产蛋白、多肽、酶、生长因子、疫苗和单克隆抗体等;传统疫苗改造技术。(2)计算机辅助药物、疫苗设计技术。(3)新药筛选技术,包括建立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结构生物学研发平台;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制备系统、药物高通量筛选系统;建立用于药物筛选的基因数据库、蛋白数据库和生物活性物质库。
  优先主题30:中医药现代化
  重点内容:(1)现代中医诊治技术。(2)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道地药材规范种植技术。(3)中药新药。围绕广东地方重大疾病,研制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中成药品种,包括开展具有疗效优势的中药新药的筛选评价与研制开发;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中药新剂型与药物传递系统,新辅料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4)中药有效成份的分离纯化关键技术与装备,包括超临界萃取技术、新型高效层析分离技术、场协同强化萃取技术、指纹图谱技术,及其系统集成技术和成套设备。
  优先主题31: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技术
  重点内容:以微生物细胞或酶为工具,建立理想的生物催化剂与催化过程的设计平台。发展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的新技术体系,包括水解酶、氧化还原酶、醛缩酶等,逐步改造化学工业过程。发展定向进化、基因重组等技术;构建特殊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多基因文库,建立酶基因活性筛选或序列鉴别高通量筛选技术平台;建立酶改造技术平台,优化酶的稳定性、选择性及催化效率。
  优先主题32:生物医学材料
  重点内容:(1)用于修复、替代人体组织的人体植入材料,包括硬组织结构材料如人工关节、齿科材料等;软组织材料如生物型人工器官。(2)新型生物靶向载体材料和控释药物载体材料,特别是智能型的药物控释材料。(3)组织工程材料,即细胞三维培养的支架材料。
  优先主题33:人口调控与生育调节技术
  重点内容:(1)人口承载力预测的系统工程理论和技术;(2)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药物、药具和生殖保健新产品;(3)生殖医学和不孕不育症基础与临床技术;(4)生育调节技术严重不良反应的检测和评估体系;(5)围产医学和孕产妇保健;(6)无创、高效的出生缺陷和生殖系统疾病治疗新技术、新方法;(7)性传播疾病早期人群筛查、检测及早期诊断、治疗新技术和新方法。
  优先主题34:重大疾病防治技术
  重点内容:(1)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及登革热等传染性疾病以及非典型性肺炎(SARS)、禽流感等突发性传染病监测防治技术;(2)建设监测网络,实现对重大传染病的预警与预测,提高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应急能力;(3)高血压、糖尿病、精神卫生疾病等早期诊断社区干预的防治技术;(4)伤害及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5)建设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管理中心(中华骨髓库,CMDP)。
  五、新材料
  发展思路:(1)通过国内外科技合作和产学研合作,研发满足支柱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性能、高可靠性及环境友好型的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2)积极应用纳米技术改造传统材料性能,提高基础材料技术水平;(3)围绕炼油乙烯产业发展,依靠创新带动下游精细化工和专用材料产业;(4)发展绿色材料制备工艺技术,加强环境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优先主题35:超大容量信息储存材料
  重点内容:光存储材料;突破化学计量比LN晶体的生产技术;超大容量信息存储材料。
  优先主题36:高性能磁性材料
  重点内容:新型稀土永磁材料、磁--电子材料、新型磁制冷材料、大块非晶磁性材料、复合磁性材料、微波磁材和新型稀土--过渡组--金属磁性功能材料。
  优先主题37:新型电子陶瓷材料
  重点内容:(1)介电陶瓷,主要用于各类电容元件、频率器件,以及电子基板、封装和陶瓷集成元件等;压电陶瓷,主要用于各类机电耦合元器件。(2)元件的小型化和多层、薄层化,电子陶瓷的纳米化,多种陶瓷元件的集成。(3)微波、高频及抗还原介质纳米陶瓷。
  优先主题38:高性能结构陶瓷材料
  重点内容:耐高温、耐磨、耐腐蚀、耐冲击陶瓷的低成本制备技术,尤其是大型陶瓷部件和复杂形状部件的烧成制造技术,微细精密陶瓷部件成型加工技术,陶瓷部件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技术及其服役性能预测的相关新工艺和新装备。
  优先主题39:轻合金材料
  重点内容:新型损伤容限型铝合金,超高强度铝合金,力学性能接近各项同性的新型铝锂合金,高强度铝合金,高温铝合金等的挤压和精密模锻技术,高性能镁合金及加工技术,镁合金液态铸轧技术及产品,铝、镁废料的回收再利用。
  优先主题40:新型建筑材料
  重点内容:高性能、低成本、低消耗的新型建材,高强度、多孔、轻质、保温、隔音等新型建材制备技术,以固体废弃物和废旧建材为原料的建材回收利用和再生及大型建筑修补强化技术。
  优先主题41: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
  重点内容:具有高强、高模、高韧及耐高温、耐磨、耐腐蚀、耐溶剂、阻燃等性能的特种工程塑料合成和制备技术、加工技术及制品的应用开发技术。
  优先主题42:材料性能、寿命预测与失效分析
  重点内容:重大工程材料和高新材料的特殊性能研究,材料的安全性分析和寿命预测方法方面的研究,以及失效分析方面等方面的研究。立足于低耗、安全、加强工业装备,特别是材料的失效诊断、寿命评估、失效的预警预测等基础研究;建立重要材料的评价方法。建立材料数据库,研究破坏机理(失效分析)和寿命预测。
  优先主题43:超细粉体材料
  重点内容:塑料制品、造纸、汽车工业、油漆、涂料、食品、制药和集成电路等行业用的具有良好晶体形态、晶体结构及表面界面特征的超细粉体。
  优先主题44:稀土功能材料
  重点内容:(1)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制备和表面处理关键技术;(2)新型高效稀土发光材料及制备技术;(3)新型稀土催化剂及制备技术。
  优先主题45:新型能量转换和储能材料
  重点内容: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电池材料、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高性能二次锂电池关键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其它能量转换与储能材料。
  六、现代服务业
  发展思路:(1)以信息化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加服务业技术含量,提高服务业附加值;(2)以“普遍服务、人人受益”为目标,建立面向服务业的信息网络,发展科学、文化和教育资源共享的网络化学习体系,以及现代传媒、现代医疗服务;(3)优先服务于生产,提升国民经济质量,发展现代金融业和协同电子商务;(4)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重视以设计等为重点的创意产业,壮大综合技术服务业,优化三大产业结构。
  优先主题46:智能交通系统
  重点内容: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城市交通综合管理系统,高速公路控制、指挥、管理及联网收费系统,视频检测设备,路侧及广域通讯设备,车辆定位及信息采集、发布终端设备,道路自动收费设备,停车设备及停车指挥系统,新型交通信号控制机,交通规划和交通特性分析软件等。
  优先主题47:网络化教育
  重点内容:网络基础设施和用户终端关键技术,可移动、智能简约的用户终端技术;数字化课程和素材的高效生产技术、开放资源的管理技术、知识安全和产权保护技术、电子计费认证和审计技术;教育信息标准化技术、教育服务中间件技术、超大规模信息共享技术、个性化信息查询技术、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建设教育服务支撑平台、教育信息资源、典型应用示范系统、质量控制和标准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
  优先主题48:数字广播影视服务系统
  重点内容:基于海量媒体资源管理的内容数字制作技术,广播电视的协同综合覆盖技术,服务支撑系统相关技术,广播影视安全与监管技术,多功能数字广播影视智能终端,农村广播影视信息服务系统。建立以内容平台为核心、以新一代广播影视协同综合覆盖网为基础、以综合信息业务终端为依托、以服务支撑系统为保障的数字广播影视信息服务系统工程,拓展广播影视服务领域,提升信息服务品质,带动并促进消费电子制造业技术升级和发展。将广播影视业真正培育成数字内容服务产业中的核心和主导产业。
  优先主题49: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