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州市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印发广州市循环经济实施方案的通知

  试点推广。对上述试点单位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总结试点的成功经验,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更好地发挥试点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通过“以点带面”,使我市循环经济工作稳步向前推进。
  (七)强化发展循环经济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全方位、深入、广泛地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迫切性和现实意义,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引导市民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市属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开展循环经济宣传,制定宣传报道计划,开设宣传专栏、专题,及时、全面报道我市循环经济工作进展和成就,营造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良好氛围,实现规模上、声势上、内容上、形式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重点宣传我市在节能、节水、节材、节电新技术介绍,推广和普及市民日常常见节能措施和节能技巧;企业开展环境管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情况;介绍我市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园区和城区成功经验与做法。
  跟踪报道全省循环经济工作会议后,我市发展循环经济各项工作落实情况,重点宣传我市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商厦、绿色社区等绿色单位创建活动,倡导垃圾分类及综合利用方面的成果,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利用等情况。
  要充分发挥正面宣传的引导作用,积极宣传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先进典型、科学知识和技术,同时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通过揭露和曝光那些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和现象来提倡节俭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消费理念,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不断提高公务员及广大市民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加强循环经济基本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在机关公务员中强化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推进循环经济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公务员成为循环经济发展身体力行的推动者;通过科学普及和媒体宣传,在广大市民中普及循环经济的基本常识,让市民充分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与他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从而更好地发动市民积极参与到循环经济的实践活动中来
  加强对学生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教育,将这一内容纳入学校教育当中。结合已开展的课程,渗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教育内容;结合青少年科技教育和环境教育工作,在青少年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和实践活动;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教育纳入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在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适当增加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内容。

  附表:广州市循环经济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目标

时间要求

责任单位

配合单位

1.广州开发区循环经济重点项目示范工程

 

提高开发区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开发区建设成为生态产业链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水平高、环境优美的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的样板园区,增强开发区可持续发展后劲。

   

1.1能源综合利用样板工程

以恒运电厂、联众不锈钢、珠江钢铁等企业为示范,引入循环经济相关技术,开展能源和水的梯级利用,开发利用企业的废弃物资源。

建设包括区域集中供热、东区、永和冷热电三联供、萝岗新城、国际生物岛能源综合利用示范、恒运电厂脱硫脱硝改造工程,力争形成废弃物和副产品循环利用的工业生态产业链,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最小化。

2007-2008

开发区发改局

恒运电厂、联众不锈钢、珠江钢铁。

1.2热电联产

依托恒运东区热力有限公司,以热电联供的方式对开发区部分企业集中供热。

引导开发区企业走“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关闭企业自有小锅炉”的集约经营使用热源的发展模式,完善集中供热管道建设,扩大集中供热使用用户。

2007-2010

开发区发改局

恒运东区热力有限公司

1.3再生资源综合利用

建设珠江高温烟气余热回收、联众热轧集尘灰回收、迪森乳化焦油和生物质油、万绿达资源回收项目。

通过建立健全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提高开发区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使固体废物实现资源化,使危险废弃物实现安全、无害化处理。

2007-2010

开发区发改局

开发区国土局、环境局、珠钢、联众、迪森、万绿达公司

1.4构建生态产业链

围绕开发区六大支柱产业,推动生态产业链的构建。

增强企业或行业间的互动和共生发展,在企业间、行业间建立副产品交换的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2007-2010

开发区发改局

开发区企业服务局

1.5推广清洁生产

支持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示范,不断改进生产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业技术和设备。

加强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力度,从源头上削减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007-2010

开发区发改局

开发区企业服务局

1.6区域水循环利用系统

在新建公共设施、居住区、镇龙生态工业园区配套中水回用管网,推广使用中水回用。

力争到2010年,开发区中水回用率达到35%。加快西区永和污水处理厂、添利公司中水回用、污泥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提高开发区中水回用率。

2007-2010

开发区发改局

开发区环境局、添利公司

1.7产业结构优化示范

遵循循环经济减量化的要求,在补链项目建设中,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开发区产业绿色竞争力。

2007-2010

开发区发改局

开发区企业服务局

1.8节能型生态园区

在萝岗中心区和国际生物岛推广使用集中供冷、太阳能、垃圾分类、分质供水、采用LVD无极灯照明和太阳能LED路灯系统。

严格把生态型和循环型理念贯穿到萝岗中心区和国际生物岛的区域规划和建设中,全面实施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

2007-2010

开发区发改局

萝岗中心区建设指挥部、生物岛建设指挥部

2.三民岛化工生态园区建设

按照生态学原理与理念进行设计,建设成为广州市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园区。

通过园区间、企业间副产品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资源的梯级利用,各类基础设施之间的共享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008-2015

南沙区政府

市经贸委、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市化工集团

3.百家企业节能示范

遵循“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原则,科学合理制定企业节能量化指标,全员、全过程强化生产经营管理。

到2010年,示范企业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降低20%,工业万元增加值耗水量降低20%。

2007-2010

市经贸委

市发改委、市供电局、市水务局、市市政园林局

4.节水示范

 

通过开展节水示范,使我市农业、工业、生活领域节水意识普遍提高,用水量有所下降,适当提高污水回用和中水回用的比例,创建节水型城市。

2007-2010

市水务局

市农业局、市市政园林局、市环保局

4.1农业节水示范

建设防渗输水管道,通过管道输水,并采用喷、滴灌技术进行灌溉。

新建3-4个节水型现代农业园区,新增防渗输水管渠农田3.4万亩,新建喷、滴灌面积4.2万亩。

2007-2008

市水务局

市农业局

4.2工业节水示范

加强水平衡测试,全面整治跑冒滴漏,推进高耗水行业用水设备及工艺改造。

全面提高工业节水水平,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2007-2008

市水务局

市经贸委

4.3公共领域节水示范

老式住宅便器水箱改造,园林绿地实行节水灌溉,市政、园林、公厕实行计量用水,汽车实行用水定额管理。

到2010年,完成老式住宅便器水箱改造50万只,1500公顷园林、绿地实行节水灌溉。高校学生公寓用水全部装表计量,全市30%的洗车业实行节水型计量用水,月用水量5000立方米以上的用水户完成水平衡测试。

2009-2010

市水务局

市市政园林局

4.4污水处理回用和中水回用

以行政区为单位,在污水泵站附近修建区域性中水处理系统。

到2010年,新建中水回用设施5万立方米/天,处理后的中水与现有的城市绿化浇灌管道相联。

2009-2010

市水务局

市市政园林局

5.绿色社区建设

在园林绿化、绿色消费、清洁卫生、固体废物处理四个方面开展示范。

提高社区居民的资源环境意识和节约意识,提高社区绿化、生活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水平,形成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生活与消费模式。

2007-2008

市环保局

市民政局

6.重点技术示范

 

通过开展节能、节水技术示范,提高技术进步对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并力争开发和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节水技术。

   

6.1工业节能技术

优化企业生产工艺流程技术、热电冷三联供技术、集中供热(冷)技术、节能电光源技术。

为企业降低能耗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降低企业耗能水平。

2007-2008

市经贸委

市供电局

6.2建筑节能技术

在围护结构、空调系统、照明、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炊事和热水用能技术方面示范。

进一步提高建筑节能水平。

2007-2009

市建委

市经贸委

6.3交通节能技术

发展智能交通技术、燃油替代技术、大型交通工具尾气环保排放技术。

进一步提高交通节能水平

2007-2010

市交委

市经贸委、市环保局

6.4工业节水技术

工业废水回用技术,高耗水行业用水设备及工艺改造技术,海水冷却技术。

进一步提高工业节水效能和水平。

2007-2010

市经贸委

市科技局、市环保局

6.5生活节水技术

供水管网改造技术,先进节水型器具技术,用水计量设施改造技术。

进一步提高生活用水水平。

2007-2010

市水务局

市科技局、市市政园林局

7.绿色公共建筑

在高级商务楼、星级宾馆酒店、大型商厦及其他公共建筑各选择2-3家单位开展示范。

通过开展绿色公共建筑示范,大幅度降低公共建筑能耗水平,减少公共建筑物废弃物的排放,提高公共建筑资源、能源使用效率。

2007-2010

市建委

市经贸委、市环保局

8.绿色住宅小区

在全市每个行政区选择2-3个比较成熟的小区开展节能、节地、节水、治污示范。

为我市在住宅小区降低能源消耗水平,推广节水器具,建立中水回用和雨水回用系统积累经验、探索道路。

2007-2010

市建委

市经贸委

9.绿色办公场所

在全市每个区(县级市)的政府办公楼开展自然光、选择绿色办公用品、办公垃圾回收、环保家具等方面开展示范。

通过开展绿色办公场所示范,使我市各级政府的办公楼成为绿色公共场所的表率,以政府的率先垂范,为社会、企业树立榜样,探索公共建筑物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绿色行动。

2007-2010

市政府办公厅

各区(县级市市)政府办公厅、市建委

10.绿色交通建设

深化我市公交出租车使用清洁能源(LPG)管理工作,协调加快国产液化石油气推广工作,建立完善的能源保障体系。

通过开展绿色交通示范,加强清洁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公交出租车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2007-2008

市交委

市政园林局、市环保局

11循环经济电子交易平台

政府在平台上发布有关循环经济的政策信息,调控企业间的生态链和物流活动,全市的工商企业资源循环利用工作在统一的平台上开展,并初步建立市民交易的资源利用微观循环经济通道。

使政府对资源循环利用的调控能力得到较大提升,重点行业(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提高,初步建立起资源利用的微观循环通道。

2007-2008

市经贸委

市委宣传部、市信息中心、市供销合作总社、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环境保护局。

12.废弃物回收利用处理

 

通过开展废弃物回收利用项目示范,政府对全市资源循环利用的调控能力有较大提高,大幅度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取得显著成效。

   

12.1天智再生资源交易市场

市场分设废旧钢铁、废旧电器、废旧五金、废旧塑料、废旧纸类、二手家具等交易区和分选区。

该项目是广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设的试点项目,也是网络体系中第二层次的项目之一,通过该项目建设,将促进广州市再生资源回收走向规范化管理轨道。

2007-2008

市供销合作总社

天智再生资源交易市场

12.2万绿达物资回收有限公司

回收利用废塑料、废泡沫、废五金、废钢材等10多个品种的再生资源以及加工利用。

该项目同是广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第二层次的的项目之一。

2007-2008

市供销合作总社

万绿达公司

13.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置

 

   

通过示范项目建设,使我市生活垃圾处理由现在的以填埋为主逐步转向以焚烧为主和综合利用,实现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的要求。

   

13.1李坑垃圾焚烧发电二厂

日处理2000吨生活垃圾,垃圾焚烧发电装机容量40兆瓦。

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活垃圾资源转化率。

2008

李坑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

市环保局

13.2李坑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

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年处理垃圾量34.75万吨。

采取分拣、堆肥和沼气发电等资源利用技术,年产堆肥8.2万吨,利用大力厌氧消化产生的生物气和李坈生活垃圾填埋厂收回的沼气发电,装机容量达6000千瓦。

2008

李坑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

市环保局

13.3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厂

对餐厨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

日处理能力1000吨,到2010年首期实现处理能力500吨/日。

2009-2010

李坑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

市环保局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