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全网络体系
在苏州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健全艾滋病防治的工作网络,各市、区要充分发挥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的作用,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要切实承担起日常事务处理,督促日常工作的完成等。
各成员部门要明确领导和联络员,在苏州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结合部门职责和日常工作,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并督促各市、区相关部门积极参与、落实各项艾滋病防治工作,形成合力, 全面推进我市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
(二)完善工作机制
1.目标责任制度。苏州市政府以卫生目标责任书形式与各市、区政府签订目标任务责任书。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以防治任务分解表形式下发各项工作任务。
2.督察考核制度。各级各部门要把艾滋病防治工作作为当地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全面贯彻各项工作任务。市艾防办每年进行一次督察考核,各成员单位对下级单位每年进行一次督导考核,对工作不力的地区和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召开一至二次工作委员会成员会议,通报艾滋病防治有关情况,交流工作进展,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遇有重大事件可临时召开紧急会议。
4.联络员会议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通报有关情况,交流工作经验和进展情况。联络员与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交流信息,负责向本单位领导传达信息,督促、协调本单位有关工作的落实。
(三)落实工作经费
各级财政必须落实艾滋病防制工作经费,改善防制设施和条件,保证疫情监测、患者救助、宣传教育、行为干预等各项工作任务的正常开展。确保资金落实到位,并加强经费使用管理。
(四)加大培训力度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加大对党政领导干部、医护人员、联络员、志愿者等的宣传培训力度,开展同伴教育,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传播者,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制机制。
(五)加强研究交流
加强艾滋病防制工作的机制研究和调查研究,探索符合苏州市实际情况,能够充分发挥专业技术机构、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作用的工作机制;开展专题调查,分析我市的基本情况,研究制定工作措施,遏制艾滋病的传播。加强与各地的工作交流,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先进防制经验,推动我市艾滋病防制工作的有效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