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类别:无性系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10年)
登记编号:川R-SC-EUEG-011-2008 报审者:四川省林科院、乐山市中心苗圃
品种特性
川桉C2号(DH32-29)系从广西东门林场引进的尾巨桉无性系品种,在引入地就具有速生高产,速生期出现早,侧枝细,适应性强,并有一定的抗寒能力的特性。经多个引进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该无性系品种生长表现优良,5年生无性系林分平均蓄积是巨桉实生林的106.80%,并表现出遗传品质一致,造林成活率高,林相整齐、产材量高、品质好和具有一定抗逆性等优良特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造林地要求土层厚度在60cm以上,酸性土壤。造林密度根据培育目标,纤维林一般采用2m×3m。采用穴状整地,土壤疏松地穴规格60cm×50cm;土壤板结地穴规格80cm×80cm,整地时间应尽量早于造林时间。造林前每穴施基肥(以磷肥为主)0.5~1公斤。造林苗规格:组培袋苗苗高15~25cm,扦插袋苗苗高15~30cm。造林后的2、3年初夏各施一次追肥,追肥时需开沟每次每穴施肥0.1~0.3公斤,并用土覆盖。植苗时先将袋苗土稍加压紧(保持袋土完整)撕掉塑料袋,将苗植入穴内。并及时施放防治白蚁的农药如呋喃丹或林康乐等,每穴施放量5克。适时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适宜在乐山、眉山、成都、宜宾、自贡等地海拔7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平坝及四旁栽植。
中山柏无性系
树种:中山柏 学名:Cupressus lusitanica cv. Zhongshan
良种类别:无性系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10年)
登记编号:川R-SC-CL-012-2008 报审者:达州市林业科技推广站
品种特性
树冠圆锥形,树干圆满通直,树皮灰褐色,纵裂,裂痕深而长,剥落少,侧枝较多,萌发力强,侧枝与主干分枝角度约呈60°,小枝红褐色,叶鳞形,交互对生,翠绿色,排列紧密,叶尖紧贴在小枝上,小枝斜向上,嫩枝在小枝干上呈辐射状排列,一年后,随着枝叶增多,侧枝下垂,与主干保持一定角度,上层树冠紧凑,下层疏散,呈"圆锥状塔型"。根系须根发达,无主根。球花单性,雌雄同株,11月开花到第二年3月;果,球形,熟时种鳞木质,开裂,种鳞盾形。种子有翅,种子发育不全,不育。
栽培技术要点
营养袋苗上山造林,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宜选择向阳丘陵山地、房前屋后栽植,忌风口、低洼积水地栽植;大窝深栽;栽植密度625-1111株/hm2;造林后1-2年及时松土、除草、灌溉;合理整枝,促进高生长。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