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抓住“长三角”扩容和江苏沿海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机遇,加强客户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大力促进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努力解决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统一授信问题。苏南金融机构要积极参与苏北、苏中县域开展的各类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探索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的新举措。同时,继续支持沿海和沿东陇海建设,推动协调互动的区域发展格局尽快形成。
第十,要强化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当前,尤其要关注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返乡务工人员的就业保障问题。进一步加大对青年创业贷款、失地农民创业贷款和青年返乡创业贷款的投放力度,积极放宽小额担保贷款对象,按照城乡统筹和一体化的发展原则,加快业务在县域推广,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带动就业作用。要大力推广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衔接的有效模式,构建帮扶弱势群体的长效机制。
三、统筹兼顾,协同发展,努力处理好保增长促发展中各项工作的关系
全省金融机构在保增长促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找准平衡点,打好组合拳,真正促进地方经济平稳健康、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要处理好加大信贷投入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要在加大投入与防范风险之间找到与时俱进的平衡点。在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企业运行质态有所改变的情况下,适度提高风险的容忍度,不“惜贷”、不“恐贷”,对于遇到暂时困难但未来发展仍看好的企业,要积极予以扶持,不随意压贷、不盲目收贷。同时,要坚持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的密切配合,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谨防盲目铺摊子和重复建设。
第二,要处理好加大信贷投入与完善金融服务的关系。在加大信贷投入的同时,要通过金融产品、金融管理和金融理念创新,全方位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要深化银企合作,满足客户多层次、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要实施流程再造,推行扁平化管理,缩短授信时限,构建审批快速通道。要建立奖励倾斜、适度免责的激励相容约束机制,鼓励一线信贷人员增强业务开拓的信心。
第三,要处理好加大信贷投入与拓展直接融资的关系。要充分利用我省大型企业多、优质企业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推动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的发展。全省金融机构要主动地、前瞻性地为企业拓展融资渠道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成为企业拓展融资渠道的积极参与者,加强营销推介,做好发行承销,提升自身综合经营能力,有效分散信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