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关于印发《2009年四川省草原鼠虫害趋势分析会议纪要》的通知

  会议认为,在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级业务部门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全省草原鼠虫害总体发生趋势得到一定遏制,严重区域鼠虫害得到有效控制,鼠虫灾害暴发频率和危害损失有所降低。但是在石渠、德格、色达、甘孜、若尔盖、木里等局部区域草原鼠虫害仍然严重。究其原因:一是草原退化未得到根本治理,为草原鼠虫害发生和蔓延提供了适生环境。二是全球气候变化,为草原鼠虫害提供了适宜的栖息条件。三是草原鼠虫害防治比例偏低,大部分鼠虫害得不到及时治理。由于历年来防治面积仅占当年发生面积的10-20%左右,大部分未防治区域鼠虫害密度仍然较高,为来年的大发生留下了严重隐患。四是鼠虫害具迁移性和繁殖能力强等特点,较偏远和未得到及时治理的鼠虫害易迁移和扩散,反弹的可能性大。五是草原地区交通条件和防治设施设备差,不能满足防治需要。会议认为,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深刻认识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要坚定信心,增强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应急管理”、“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的理念,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科学布局,真抓实干,不断推进草原鼠虫防治工作。
  二、依靠科技,分析预测2009年草原鼠虫害发生趋势
  各地发动农牧民测报员479人和专业技术人员近百人开展了越冬调查,取得了大量的预测预报参数。三州和到会各县根据草原鼠虫害消长规律和入冬前监测数据,结合气象条件、自然灾害、植被状况与历年防治状况等情况,对2009年草原鼠虫害等生物灾害的发生趋势进行了全面分析预测。
  会议认为,2009年我省草原生物灾害仍将大面积发生,与常年相比,其危害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通过分析,预计草原鼠害发生面积约4266.1万亩,较2008年减少1.4%。鼠害发生面积最大的是鼠兔,预计2698万亩,与2008年基本持平;鼢鼠、田鼠及其它害鼠略有下降,发生面积分别为909万亩、420.1万亩。预计草原虫害发生面积约1191.5万亩,较2008年减少7.4%。面积最大的是草原蝗虫,预计发生面积646.9万亩,较2008年减少5.4%,其中:西藏飞蝗140万亩,土蝗506.9万亩。草原毛虫、粘虫及其它害虫分别为484.4万亩、60.2万亩。草原毒害草约10701.7万亩,牧草病害约493万亩,与2008年基本持平。会议要求各级要高度重视越冬后和防治关键时期的监测调查,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密切监测草原鼠虫害特别是西藏飞蝗的发生动态,制定防治方案,及早做好应急防治工作的各项准备。
  三、周密部署,切实抓好2009年防治工作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