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积极促进青少年提高科学素质。加强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工作,充分发挥“五老”科技教育讲师团作用,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夏令营、科技创新大赛和科技课题研究等活动,推动科技教育活动深入校园、深入社区、深入农村。建立全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研讨会制度,加强全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街道、社区科技活动小阵地建设。进一步办好《娃娃与科技》会刊,加大对社区科技活动室、科普书屋建设的投入,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四个一”(看一本科学书刊、写一篇科普文章、画一幅科幻绘画、制作一件发明创造作品)活动,努力提高青少年科技素养。
四、热情帮助弱势青少年群体健康成长。巩固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联席会议制度,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校外辅导站建设,在有条件的社区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志愿站,促进校内、校外教育的有效衔接。调整充实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着力培养一批“五老”家庭教育骨干,大力探索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支持帮助集体幼儿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园水平,加强集体幼儿园师资培训工作。继续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学习和教育,深入推进“五老”与特困生一对一帮扶、“帮困助学”夏令营等活动。
五、切实加强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定期培训、定向培养农村幼儿教师,有效缓解农村幼儿教育师资匮乏的局面。开展农村幼儿园标准化改造试点工作,配合市妇联组织召开农村家庭教育指导站现场交流会。积极关注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配合有关部门深入开展“讲政治、育新人,学科技、奔小康”活动。切实办好农村政治科技学校总校、分校及教学点,组织培养一支相对稳定的懂农民需求、懂农村政策、懂农业技术的师资队伍,着力提升农村政治科技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年内,市关工委召开全市农村政治科技学校工作经验交流会。
六、进一步强化关工委自身建设。总结推广市政法系统关工委工作经验,加强各系统、大单位、民营企业和市属高校关工委组织建设, 会同有关部门成立市农口系统关工委。积极推进街镇、社区(村)两级关工委组建工作,着力消除农村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的空白点。认真做好全市第三批“六好”社区(村)关工委的申报、审批、命名工作,已达标的社区(村)关工委要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果。继续开展向南湖街道关工委学习活动,举办区县、街镇关工委干部培训班,不断提高各级关工委的工作水平。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大力宣传关心下一代工作成效和“五老”先进事迹,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下一代的良好氛围。利用承办省内五市关工委工作研讨会和参加全国部分城市关工委第十七次工作研讨会机会,加强与兄弟城市的工作交流。关心广大“五老”的学习和生活,保护和调动他们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积极性。市关工委于年底召开“双先”表彰会,表彰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