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促进规范企业分配秩序。推进修订完善相关工资支付规定和条例。丰富工资集体协商内涵,推动带薪年休假、职工疗休养、交通津贴、饭贴、高温津贴、中夜班津贴等福利待遇纳入集体合同范畴,改善职工工资福利待遇。规范企业工资分配制度,促进分配公平。
14、深入开展工会援助服务工作。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手段,进一步做好节日送温暖、“金秋助学”、“三定”帮困及农民工团体医疗帮困等工作。重点向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地区、行业、企业和困难职工群体倾斜,加大帮扶力度,扩大帮扶范围。推动“四项互助保障计划”向非公企业渗透,扩大参保覆盖面。依托公惠医院开展各类实物医疗帮困,不断提高帮困实效。健全完善全市困难职工档案。进一步加强职工援助服务中心及分中心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15、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困难帮扶工作。积极探索和运用有效工作载体,大力开展为农民工送温暖、金秋助学、就业援助、安全培训及“同在阳光下”向农民工送文化、送法律、送健康活动。与市安监局联合开展50万名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配合有关部门及时查处欠薪欠保等侵权行为,推动解决好有关农民工切身利益的保障问题。
五、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提高职工队伍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技能水平
16、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牢职工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制定实施上海工会关于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指导性意见。积极开展“共铸理想信念,共促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举行“与祖国共命运,与世博共奋进,与企业同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举办“歌颂祖国、奉献世博”上海职工歌咏大会等系列活动。完善文明创建标准和窗口服务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继续开展职业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的系列活动。
17、广泛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大力提升职工职业素养。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加强班组建设,大力推进职工技能登高活动,提升职工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广泛开展技术比武、名师带高徒等活动,在企业中大力推行首席技师制。深入推进初级工商管理(EBA)培训项目。推进实施百万职工“迎世博、学双语、学礼仪”培训。推出上海百万农民工基本素质教育培训项目。制定关于规范职工教育经费使用管理的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