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深化职介服务工作。以深入开展“百企千岗进社区”活动为载体,注重与市总培训中心及各分中心的资源整合,实现“条块结合”,进一步完善职介服务方式,提升职介服务水平。一是抓紧排摸、收集、分析劳动力市场用工信息,及时充实、调整企业用工信息库,不断扩大职介规模;二是增加中心职介窗口,配齐、配足工会职介人员,进一步健全、完善求职登记、职业介绍、用工信息反馈等制度,不断提高职介成功率;三是定期举办不同主题和针对白领、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等不同求职群体的招聘专场,重点为受经济形势影响关闭、破产中小企业的下岗职工、农民工就业牵线搭桥。
6、强化创业服务工作。加快形成政策宣传、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机制,进一步鼓励广大职工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一是以培育、选树创业带头人典型等形式为载体,开办创业者培训班,积极发动社会各类优质培训资源,借助专家志愿团等社会力量,提高创业者创业初始成功率、创业稳定率及创业带动就业率;二是对有自主创业意愿的职工,要及时与劳动保障、工商、税务等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和协调,帮助其落实工商登记、税费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三是整合区域资源,为创业职工提供创业园区、闲置厂房仓库、沿街底层住房等信息,帮助其落实经营场地。
三、突出重点,加大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困难帮扶机制。
7、扩大帮扶重点对象范围。当前,各级工会职工援助服务中心、分中心要以国有转改制企业及受经济危机影响减产、停产企业为重点领域,在原有11类帮扶对象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对因病、因自然灾害致贫的困难职工、困难农民工和因国企改制和受经济形势影响减产、停产中小企业的困难职工、困难农民工等两类困难职工群体的帮扶工作。
8、完善、调整困难职工档案。深入企业、深入职工,特别是企业经营遇到较大困难的地区和行业,开展一次困难职工状况调查、排摸,全面了解和掌握困难职工群体的数量、构成、分布以及生产生活状况,并将其中按标准新增或“应纳未纳”的困难职工家庭及时纳入工会困难职工档案,切实做好档案的充实、调整工作。
9、提高帮扶标准和水平。根据物价指数变化情况,适当提高节日帮困、定向帮困、助学、助医等帮扶的标准与水平,切实帮助生活困难职工、下岗失业、农民工等人员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