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促进就业与鼓励创业工作。制定并落实稳定和促进就业的扶持政策,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增加公益性岗位和见习岗位,千方百计保持区域就业状况的总体稳定。探索建立产业园区、高校校区和政府服务互动的就业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和职业介绍成功率。培育创业主体、拓展创业空间、加强创业服务,扶持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的自主创业并带动就业。围绕世博建设和服务积极开发临时就业岗位,增加公益性就业岗位,满足本区居民就业需求。深入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消除“零就业”家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注重提高职业学校技能培训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提升职业素养和促进就业中的积极作用。关注青年就业群体,对未就业大学毕业生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支持停产、歇业企业加强员工职业技能培训,组织本区暂时失业的居民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进“高师带徒”活动,重点培养一批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认真落实《
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细则,推进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加强对企业停产、歇业及关闭的预警监测,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同时稳定就业岗位。推进劳动争议仲裁院建设,认真做好劳动争议仲裁及劳务纠纷调解等工作。
大力推动旧区改造及旧住房综合改造等工作。以世博配套道路沿线和重点功能区为重点,启动并完成徐家汇中心项目2、3、6号地块、罗汉松、三家里、建设新村、陆家堰等旧区改造,全年实施5000户以上居民动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龙吴路沿线、漕河泾开发区东块等保障性住房项目,利用闲置地块,试点开发经济适用住房。继续加强旧住房综合改造,全年启动12.4万平方米成套改造项目,完成多层旧住房综合改造250万平方米、高层旧住房综合整治120万平方米、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245万平方米、既有住宅节能改造29万平方米、建筑立面整治256万平方米。实施家庭卫生设施改造1400户,并通过旧区改造和旧住房综合改造解决2200户左右。按照市政府出台的政策标准,对符合廉租住房政策的家庭做到应保尽保,继续推进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工作。在去年试点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运作机制,拓宽房源筹措渠道,增加适配房屋总量。
有效开展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临时救济为补充,医疗救助、社会互助等各项救助制度相配套的社会救助综合体系,做到政府帮扶不漏、突发救助不少、专项帮困不忘、节庆慰问不断。深化社会救助“一口上下” 信息系统功能建设,探索建立区级收入核对中心及救助事务管理中心,坚持救助与就业互联、救助与保险互动、政府救助与社会扶助互补,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力度,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大力开展以“认助、认养、认项目”为主的社会帮困活动,鼓励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开展“结对包户”、“扶弱帮困”等活动,进一步拓宽救助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