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区改造及旧住房综合改造等民生工程全力推进。先后制定了《徐汇区旧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徐汇区成套改造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和《徐汇区旧住房综合改造五年计划》,进一步明确改造目标与年度任务。启动旧区改造地块15块,全年累计动迁居民约4230户。落实13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其中华发路项目进入施工阶段,新造屋、生态捆绑地块、漕开发曹家宅等项目完成前期工作。完成旧住房平改坡综合改造110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整治30万平方米、家庭卫生设施改造1600户、旧住房成套改造1.9万平方米、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800万平方米、住宅立面整治150万平方米。
市容环境管理深入推进。市容环境“示范区”、“规范区”、“达标区”等三类区域实现全覆盖。迎世博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先行先试”项目全面启动,完成天钥桥路中山南二路段、桃江路景观道路、长乐路综合环境整治等工程,对40余条老弄堂实施环境改造。大力开展户外广告和交通文明综合整治,徐家汇、上海体育场等地区市容景观进一步改善。完成上海南站地区交通标识系统改造,上海南站地区交通秩序不断优化。确定32条边界道路和重点道路,集中整治乱设摊、跨门营业等顽症,责任区制度、网格化巡查等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开展户外广告设施等市容环境专项整治,加大查违力度,全年依法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约5.9万平方米。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积极推进。重点开展武康路历史风貌区整治和建业里成片保护利用整治,启动武康大楼等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性修缮项目。
城区规划、住宅小区管理、生态环境管理等工作有序推进。长桥社区、斜土社区、漕开发控详规划通过审批,基本实现社区控详规划全覆盖。完成全区菜场网点、体育设施、公厕和271个社区便民服务设施布局规划。住宅小区综合管理进一步加强。稳步推进公房和售后房小区物业服务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成立区房屋维修应急中心,加大行业检查和监督力度,直管公房的物业管理满意度明显提高。继续推进“群租”整治工作,全年整治“群租”639户。生态环境管理继续加强。完成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7个市级项目和72个区级项目,启动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工作。完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长桥、凌云、华泾社区创建成“扬尘污染控制街道(镇)”,全区创建成“扬尘污染控制区”。全力推进生态专项建设工程,积极开展老居住区绿化改造,全年新建公共绿地45公顷。
三、区域联动和创新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
注重通过区域联动、项目合作推进重点功能区建设。与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签订“一园五楼”建设合作协议,联手推进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专业楼宇群建设;宝石园、W16地块等招商工作全面展开,W19地块建设加快推进。完成徐家汇中心项目建筑设计方案并进行公示,上影厂、气象园区、轻纺市场、玉石雕刻厂等项目进入方案设计和启动阶段。完成上海南站1-5号地块动迁工作,编制南站周边地区及核心商务区城市设计方案。继续推进枫林生命科学园区建设,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启动项目建设和实体运行,葛兰素史克公司全球研发中心基本明确落户意向。制定并实施《加强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市区规划协同管理的意见》。编制完成黄浦江沿岸南延伸段C单元控详规划,研究滨江产业布局及滨江轻轨线路可行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