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税务局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实施意见

  3.增强服务意识,做好税法宣传。各级国税机关加强对有关所得税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练好内功,在学习和掌握好相关政策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加大对纳税人企业所得税政策宣传、业务培训、申报辅导等工作,帮助企业理解政策、了解汇算清缴程序。引导企业使用电子、网络等手段,有序、及时、准确进行年度纳税申报。
  4.加强申报管理,提高申报质量。对纳税人报送的年度纳税申报表等相关资料认真审核,申报资料是否完备、数据是否完整、逻辑关系是否准确,如发现资料不完备、数据不完整、申报表填报有逻辑错误等,立即告知其限期整改、补报或重报,当纳税人完成年度纳税申报和汇算清缴后,主管税务机关应及时开展纳税评估、日常检查和重点检查,重点选择那些疑点或问题较多的企业,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率变化异常的企业,税负较低的企业,真正起到以查促管的效应,切实保证汇算清缴质量的提高。
  5.加强部门协作,深入督促指导。各级所得税管理部门与征管、信息管理等部门分工合作,加强企业所得税申报数据监控、分析和处理,确保信息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充分运用汇算清缴数据分析日常管理、税源管理、预缴管理等情况,针对管理漏洞研究改进措施。
  6.引导中介机构在提高汇算清缴质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按照有关规定做好相关事项审计鉴证工作。对法律法规规定财务会计年报须经中介机构审计鉴证的上市公司等企业,可要求其申报时附报中介机构出具的年度财务会计审计鉴证报告,并认真审核。企业可以自愿委托具备资格的中介机构出具年度财务会计审计鉴证报告和年度纳税申报鉴证报告。
  (五)强化评估
  纳税评估是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夯实纳税评估基础,完善纳税评估机制,建立联合评估工作制度,创新纳税评估方法,深入开展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不断提高企业所得税征管质量和效率。
  (1)突出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的重点。各地要根据现有的人力、物力和技术条件,选择税源大户、重点行业等重点纳税人以及申报异常企业进行所得税纳税评估。评估对象的选择,要积极应用所得税纳税评估软件系统筛选以及多种手段并用,上下结合、人机结合的方法。根据税收经济分析数据、行业税负、结合各次纳税评估指标及其预警值以及税收管理员掌握企业的实际情况,参照企业所属行业经济类型、经营规模、信用等级等因素,进行全面、综合的审核对比分析确定评估对象。
  (2)合理确定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时间。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可分为汇算清缴评估和预缴评估,一般情况下,应在纳税人进行年度申报后开展纳税评估,在人员较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对重点对象的预缴情况进行评估,但纳税评估的指标可适当简化。
  (3)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首先应对纳税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初步审核分析,审核各项资料是否完整,相关各表的项目和数据是否填写准确、逻辑关系是否正确,再结合各项税前扣除项目是否符合税法规定及标准,各项减免税、财产损失税前扣除等事项的审批手续是否履行,资料是否完整。在以上审核的基础上,结合预警值进行比较分析,查找疑点和问题。
  (4)将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和其他税种结合起来进行评估。企业所得税与增值税等税种都有关联性,对企业进行纳税评估,将几个税种结合起来会取得明显的效果,要研究增值税税基和企业所得税税基的相关度,找出规律,通过增值税的管理来加强企业所得税的管理。
  (5)建立纳税评估信息发布制度和反馈机制。改进纳税评估软件,使纳税评估数据集中在区、市局,通过区局或市局平台进行数据分析,指导各地开展或确定纳税评估对象,使纳税评估更合理、更具有实效性,同时要加强对各地的纳税评估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促使纳税评估工作落到实处。
  (6)重视评估结果的处理及运用。对纳税评估存在的一般问题,应通知纳税人及时纠正,对一般性违法,应依据税收征管法规定处理,对涉嫌偷税需要立案查处的税收违法案件,及时移交稽查部门处理。运用纳税评估结果为纳税信誉等级评定提供依据,以之确定分类管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信用等级,对不同信誉级别的纳税人设置与之相应的征管制度,以促进诚信纳税,形成良好的体制激励。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